一、試驗原理
灼熱絲測試:通過模擬灼熱元件或過載電阻等熱源,將規定尺寸(如Φ4mm)和加熱至規定溫度(如300℃~1000℃)的灼熱絲,按規定的壓力和時間對樣品進行加熱,以觀察樣品是否起燃、是否可持續燃燒以及是否引起樣品的損毀,從而評估材料的熱引燃性能。
針焰測試:通過模擬火柴或打火機等小型火焰源,使用一定長度的藍色火焰(如12mm)對樣品進行一定時間的燃燒(如30秒),觀察樣品是否起燃、火焰是否傳播以及火焰熄滅后的持續燃燒時間,從而評估材料的可燃性和火焰傳播性能。
二、應用場景
灼熱絲測試:主要適用于固體電工電子產品及類似產品的可燃性試驗,如電線電纜、絕緣材料、電器附件等。通過灼熱絲測試,可以評估這些產品在正常工作或故障條件下,由灼熱元件或過載電阻等熱源引發的火災風險。
針焰測試:則主要適用于評估紡織品、塑料薄膜、泡沫塑料等材料的可燃性和火焰傳播性能。這些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因此通過針焰測試可以評估其在使用過程中由小型火焰源引發的火災風險。
三、試驗條件
灼熱絲測試:包括灼熱絲的溫度、加熱時間、施加壓力等條件,這些條件可以根據具體的產品標準和要求進行調整。在試驗過程中,還需要記錄樣品的起燃時間、持續燃燒時間、火焰傳播距離等參數。
針焰測試:針焰的試驗條件包括火焰的高度、燃燒時間等,這些條件同樣可以根據具體的產品標準和要求進行調整。在試驗過程中,需要觀察樣品的起燃情況、火焰傳播情況以及火焰熄滅后的持續燃燒時間等參數。
四、結果解讀
灼熱絲測試:結果通常根據樣品的起燃時間、持續燃燒時間以及火焰傳播距離等參數進行判定。如果樣品在試驗過程中未起燃或火焰傳播距離較短,則說明該材料具有較好的阻燃性能;反之,則說明該材料存在較高的火災風險。
針焰測試:結果則是根據產品標準要求或特定條件進行評定。如果試驗樣品在規定的條件下未產生火焰和灼熱現象,或火焰和灼熱持續時間較短且未引發進一步燃燒,則認為該材料具有較低的火災風險。
綜上所述,灼熱絲測試和針焰測試在基本原理、應用場景、試驗條件、結果評估以及設備與技術參數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各自適用于不同的材料和產品評估需求。通過這兩種測試方法,可以有效評估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可燃性,為產品的安全設計和生產提供重要依據。